淺談地暖絕熱發泡水泥的制取與施工
作為地暖的絕熱層,發泡水泥的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關注了,它不僅可兼作樓地面找平層,而且具有導熱系數低、抗壓強度高、抗老化、不燃燒、施工簡便等優點。但是,由于設備優劣不一,施工條件不同,施工質量也相差甚遠。筆者在此提出地暖發泡水泥絕熱層的常見質量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以供讀者參考。
目前,在地暖發泡水泥絕熱層的施工中,大部分采用所謂的“自流平”施工法,即利用發泡水泥的流動性自然找平。我們首先從“自流平”施工法的特點分析其對質量的影響 .
一、為了實現“自流平”,就需要增加發泡水泥的流動性,主要方法是加大水灰比。加大水灰比的直接后果是發泡水泥容易酥松離析,強度降低,保溫隔音性能下降。與此同時,由于水量大,發泡水泥收縮大,極易出現空鼓裂縫現象。
二、為了保證發泡水泥絕熱層具有一定的強度,在“自流平”施工法中,在保持加大了的水灰比不變的前提下,普遍采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一般制取 1m3發泡水泥的水泥用量在 400kg 左右,發泡水泥的容重達 500kg/m3 以上。這樣,就使導熱系數大大增加,保溫隔熱性能明顯降低。
三、“自流平”施工法一般與泵送相結合。發泡水泥在加壓泵送的過程中,氣泡破碎率約為 25%左右。大量氣泡破裂形成的水分,使水量進一步增加,加上泵的擾動,更易使發泡水泥產生離析。經實地檢查,有的發泡水泥隔熱層底層水泥漿沉淀達 1cm 以上,根本失去了保溫隔音效果。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通過不斷探索,并在實踐中采取一些相應的對策,收到了較明顯的效果。
一、改變“自流平法”兼用刮平法 大家知道,水泥在水化時所需的結合水,一般占水泥重量的百分之二十幾。當水泥硬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會殘留在水泥中形成水泡或蒸發后形成氣孔。但這種水泡和氣孔與發泡劑發出的氣泡是有本質區別的,它們會使發泡水泥變得酥松,強度降低;同時,貫通性的水泡和氣孔又會使發泡水泥的保溫隔音性能下降。
1、在制取發泡水泥時,嚴格控制多余水分,保持發泡水泥一定的稠度。方法一是按標準稠度調配水泥漿,二是在發泡時要保持泡沫的干燥,即少帶水分。
2、發泡水泥堆放到作業面初步刮平后,再自然流平。
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地解決表面酥松、底部沉淀的問題。
二、改變泵送形式 1、采用小型化設備直接在作業面上攪拌澆注。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屋面保溫和小面積的地暖保溫,做屋面保溫層時,可在屋面上直接找出合適坡度以利于排水。 2、采用低壓泵送,在輸送過程中使泵自動調壓,即始終使泵送高度與工作壓力相適應,使之緩慢而平穩地將發泡水泥輸送到作業面。 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地減少氣泡的破碎,減小多余水量。
三、選擇性能優良的發泡劑。 發泡劑的性能優劣對發泡水泥的質量影響極大,優良的發泡劑,發泡量多,泡的強度高,不易破碎,因此發泡水泥的稠度也易控制。劣質發泡劑則反之,發泡量少,泡的強度低,質量難以控制。煙臺天驕保溫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與某大學科研人員共同研發了一種高效發泡劑,該發泡劑所產生的氣泡多、強度大,尤其在泡沫靜置過程中可保持一星期不破碎。性能優良的發泡劑可為發泡水泥的質量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證。
四、選擇相應的添加劑 通過加入相應的添加劑,改變發泡水泥的流動性,以方便施工。發泡水泥根據不同的需要應有不同的稠度,比如:做屋面絕熱層或地暖的一些特殊地方的絕熱層需要稠度大一些,以便于找坡和操作;大面積做地暖絕熱層,則需要稠度低一些,以便于找平操作。稠度的大小絕不能僅靠水量的多少來調節,必須選擇相應的添加劑和輔料,以改變其流動性。這樣不僅可滿足施工的需要,也能保證施工質量。
總之,在施工中,控制發泡水泥的水量是防止水泥沉淀和表面酥松的重要措施;而合理的輸送方式又可有效的減少氣泡的破碎,從而減少含水量;選擇相應的添加劑、性能優良的發泡劑和一定的輔料,又可為發泡水泥的質量提供可靠的保證。實踐證明,采取上述措施后,在容重不足 300kg/m3 的情況下,其抗壓強度可達到 2MPa 以上。如果在大面積的施工中,能夠穩定地達到如此指標,發泡水泥的優異性能就顯而易見了。